中国书法五千年:五千年长卷细品读

一场2008奥运会开幕式,在一幅中国画的长卷中展开,其间现代的舞者以袖挥毫,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中国书法的魅力。说起来,中国古代书法艺术,也是一幅壮丽的长卷,其中无论传世的书迹还是论述,都让人叹为观止。如何读懂这幅中国书法历史的长卷,东方出版社推出的萧元著《中国书法五千年》堪称指南。本书以其豪迈的气度和阔大的手笔,试图对五千年的中国书法艺术及理论进行立体观照与全新整合,其中不仅穿插着150幅中国最经典的传世书画作品、170种各大博物馆的文物精品,还有许多与主题相映成趣的书法家小故事、书法小百科、古代论书诗选等,构成一部形象生动的中国书法艺术长卷。

何谓中国传统的书法艺术,本书定义为“用毛笔书写汉字的艺术”。在五千年的艺术实践中,古代书家不仅留下许多珍贵的书法墨宝,而且有许多精辟的书法论著。从先秦两汉的书法自觉,到清代刘熙载对古典书法理论的全面总结,书法理论总是与当时的书法实践相互影响而又彼此投射,从而让中国书法在不同时代呈现出不同的风貌。该书以历代中国书法理论为纵轴,对当时的书法艺术及艺术家进行艺术评述,让人看到不同时期书法艺术家的审美追求。

强调书法艺术和其他姊妹艺术之间的联系,把书法文化作为整个中国文化的一个有机部分来进行研究,是该书的又一突出特点。该书涉及中国古代绘画、雕塑、建筑、诗歌、社会生活面之广,在此前的同类著作中并不多见。且该书在立足中国文化的大背景时,并未流于空疏和牵强,而是无不从书法艺术和理论的发展着眼,注重于书法与其他艺术及社会生活的关系,娓娓道来,丝丝入扣,使人如行于山阴道上,有目不暇接和美不胜收之感。比如在研究介绍颜真卿及其新书风的特点时,既有对其书法审美意识和特点的理论探讨,又有对其人格魅力和代表作的精妙点评;在对蔡邕、苏轼、黄庭坚、赵孟頫等人的研究中,也始终贯穿着知人论世的原则,对其所处的时代和世界观的形成,以及与他们书法艺术和理论之间的关系,也有许多精辟之论,有不少还是发前人所未发。更难能可贵的是,作者把中国五千年书法艺术及其理论发生发展的历史,放在世界艺术发展的大背景下进行宏观考察,将相同时期中国历史上的艺术大事件,置放于世界艺术发展的历史进程中,给了读者更为宽广的艺术视野。

虽然是一部史论方面的专著,但是阅读本书并不给人以艰涩之感。对古代书法理论深入浅出的论述,显示出作者深厚的美学见地;大量艺术图片有的放矢的穿插,全彩色的印刷,又最能唤起读者对艺术的直接感受。专业的读者登高览胜,可以通过书中对书法史的论述,深入中国文化的堂奥;而普通的读者徜徉其间,也可从那些珍贵的墨宝遗迹中,领略到中国书法艺术的大美。

央视纪录片《中国书法五千年》8集全

纪录片《中国书法五千年》是在央视中文国际频道播出的8集文献片。该片力求超越故事串讲或娱乐化叙述,力图还原中国人的“书写史”如何与民族文化共生,与民族精神同长。以篆、隶、草、行、楷中国文字五大书体为主角,挖掘它们的来龙去脉,讲述它们的前世今生。

五大书体刻于甲骨,铸于金铜,书于竹木,写于纸帛,从上古走来,直至今天。央视中文国际频道5个摄制组跋涉将近10万里,远行欧美亚三大洲,走访考古遗迹和博物馆数百处,拍摄有关书法的文物3万余件,力图呈现中华文明核心符号体系的核心价值。

中国书法五千年:五千年长卷细品读-杭州书法高考培训班

纪录片《中国书法五千年》

央视原创八集文献纪录片《中国书法五千年》,以中国文字篆、隶、草、行、楷这五种书法体式为主角,挖掘它们的来龙去脉,讲述它们的前世今生。五大书体刻于甲骨,铸于金铜,书于竹木,写于纸帛,从上古走来,直至今天。

央视中文国际频道5个摄制组跋涉将近10万里,远行欧美亚三大洲,走访考古遗迹和博物馆数百处,拍摄有关书法的文物3万余件,力图呈现中华文明核心符号体系的核心价值。

第一集  墨润五洲

第二集  点睛人间

第三集  篆脉舒卷

第四集  隶势承载

第五集  草舞龙蛇

第六集  行云流水

第七集  楷规精义

第八集  书法天下

来源:央视中文国际频道

特别鸣谢:CCTV4 央视网

免责声明 | 旨在分享传播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!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。